后湖国际青年创业合作中心:国际青年的创业“梦工厂”
湘江早报8月10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贺晴 实习生 王雨晴)在长沙后湖国际艺术园西岸,一栋两层红砖小楼并不起眼,但走进敞亮的大厅,多面高悬的国旗便映入眼帘,这里是湖南-非洲企业合作中心暨后湖国际青年创业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去年6月底正式投入运营,并成为2019年度湖南湘江新区创新创业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入选双创示范平台。近日,记者走进合作中心,探究后湖如何成为国际青年的创业“梦工厂”。
在这里创业是一种很好的经历
走进肯尼亚青年凯文的办公室,桌子上整齐摆放着咖啡豆、皮革等,凯文热情介绍,这是他经营的产品。凯文主要做进出口贸易,进口到中国的主要产品是咖啡,把中国的电子产品例如电脑、手机、微波炉等产品出口到肯尼亚、卢旺达等国家。凯文说,他们在肯尼亚也有一个类似淘宝的线上平台,在卢旺达他们也会做卖鞋的生意,把中国的鞋卖到卢旺达去。
相比一年前刚到合作中心的他,现在做起生意来凯文俨然更加干练精明,这既得益于一年多的创业实践,又与合作中心的培养模式分不开。在凯文看来,在这里创业是一种很好的经历,合作中心给他们提供系统性的帮助,教他们如何去创业,如何与企业打交道,帮助他们了解企业,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可能不清楚中国所有的法律,中心的人就会帮助我们了解处理,让我们能够很放心、很顺畅地去做生意。”
今年春节,凯文选择留在长沙。1月,凯文在肯尼亚的线上销售渠道刚建立起来,突如其来的疫情却导致他们的产品无法运往肯尼亚。“现在生意已经开始好转了,虽然运费贵了些,但是我们已经开始慢慢将产品运送去肯尼亚。疫情中,我和周围的同事们共渡难关,我也更加切身地感受到大家抗击疫情的团结。”
属地化人才培养打造“中国通”
在合作中心,像凯文这样创业的国际青年不少,合作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结合湖南湘江新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独有的优势,与高校进行强强合作,已有18个国家的企业、27位国际优秀青年入驻。合作中心去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9000万美元,在增进贸易互通的同时促进国际间文化、艺术等多方面交流。
合作中心是全国首家属地化人才培养平台,旨在着眼青年、扶助青年,结合“双创”模式打造属地化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国际产业合作的“朋友圈”,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什么是属地化人才培养?即引进人、培养人、成就人,国际青年们学习2年后,利用学习到的中国发展经验,能够结合其自身优势回乡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属地化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将国际青年打造成一个个‘中国通’,一来促进双方的产品输出、产业输出、以及国际工程项目合作,二来促进湖南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中部崛起的有生力量。”
合作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帮助国际青年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十分重要,要通过沟通来把隔阂的墙打破。“于是我们设置了一系列课程、活动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今年的疫情,是让这群留在长沙的国际青年切身感受中国魅力的最生动一课。同时,受疫情影响,有很多青年回不来,我们则通过‘线上云课堂、线下沙龙会’有机结合的方式应对解决问题。”
多元化、多形式、多感触、多智慧,合作中心基于运营经验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已整合出21项保姆级服务,入选新区双创示范平台让团队感到振奋,新区的资金支持意味着能进一步从贸易的前期孵化,到签证办理、证件办理,再到贸易的实操等诸多方面提升一站式服务质量。“同时结合这次的资金与奖项优势,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我们,助力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走出去。”根植在新区优良营商环境的沃土里,合作中心致力于培养更多国际青年的创业梦想,服务更多的企业走出去,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