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 长沙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如何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7日讯 据中国报道微信公众号消息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也为城市文化品牌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疫情危机下,国际舆论场纷繁复杂。如何营造有利于城市产业发展、塑造良好城市品牌的舆论氛围,推进城市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成为中国城市管理者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沙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74.22亿元,同比增长8.1%,近年来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重点打造了在全球较有影响力三张城市名片:“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工程机械之都”和“智能制造之城”。疫情背景下,长沙正在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力?如何在创新城市品牌国际传播过程中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4月15日,由中国报道社、长沙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文化中心(筹)联合主办的“城市云享”——城市品牌国际传播云论坛成功举行。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媒体围绕“疫情背景下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助力区域产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观点速览
陈实:为城市量身打造具有特质的城市文化品牌
朱锦辉:讲好融通中外的长沙城市品牌故事,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范红:打造城市品牌,要从顶层开始进行梳理
谢国富:湘江新区擦亮“智能汽车第一城”品牌
范大祺:地方文化传播要多借助载体和主题
姚建刚:“艺术+生活”陶瓷成为铜官最鲜明的产业特征
陈耀:长沙应抓好“新基建”机遇
叶红宾:中欧班列(长沙)面临新机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根脉。在传播城市文化品牌中,要特别注重加深中外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文明共振,激发情感共鸣。疫情下,通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我们看到了更为生动鲜活的长沙城和长沙人在坚持抗疫、率先复工复产进程中生产生活的状态和精神风貌。今后讲好长沙故事要聚焦三大要素:一是要选好讲述的故事,即长沙三大城市品牌的故事;二是要选好平台,通过受众认可的互联网、权威对外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账号等平台有效传播;三是要精选讲好故事的人,通过外媒或在海外受众中有较高知名度的外国人来讲述。她还特别指出,在国际传播中要积极注入科技的力量,做好事前研究策划和事后传播效果评估。
《改变的是生活 不变的是微笑——长沙抢先按下抗疫复产“快进键”》1分钟中英文短视频和千字宣传报道稿组成的融媒体产品,被美、英、法、日、韩等国家448家当地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及重点资讯网站广泛转载,展现长沙抢下先手棋、把握主动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努力提升城市品牌生命力,探索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和“经济突围”相互赋能新路径的传播案例。
△《改变的是生活 不变的是微笑——长沙抢先按下抗疫复产“快进键”》
近年来长沙在打造和传播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围绕如何带动和助推区域产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立足“长沙故事”“长沙特色”“长沙元素”开展国际传播,让“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制造之城”等“长沙名片”走向世界,有力地带动文化传媒、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软件业等相关产业链、资源、企业的聚合聚集和快速增长,扩大了“长沙文化”“长沙智造”在“一带一路”乃至全球的品牌影响力。
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对内能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提振市民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对外能够提高城市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改善城市环境,对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发展旅游、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地位等有重大促进作用。打造城市品牌,要从顶层开始进行梳理,把握城市历史脉络,找到城市文化根基。加强城市品牌的顶层设计,就是要说清楚自己的核心吸引力到底是什么,在激烈的全球城市竞争中,自己通过什么差异化的特征被识别出来,从而带来新居民、投资者、旅游者等目标人群的选择。长沙这座城市给人感觉时尚、热烈,充满激情。同时,长沙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品牌效益方面也做得很好。长沙要把已有的三张城市名片:“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工程机械之都”和“智能制造之城”做实,还要细分,从而把各维度都调动起来。
当前,全球已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智能汽车是发展最快、前景最大的一个关键领域,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风口之一。发展智能汽车产业,是抢抓新一轮产业制高点的战略抓手。从2016年起,湘江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逐步引领新区新旧动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测试平台全国领先、产业生态日趋完善、行业品牌逐步彰显。在创新智能汽车产业品牌塑造方面,湘江新区一是推进品牌赛事建设。借力国内外行业联盟、高校及头部企业,精心策划并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活动及赛事。二是创新宣传传播“新手段”。整合传播渠道,采用多平台、多媒介,利用城市中多元元素的手段进行宣传。注重事件传播、注重行业传播、注重融媒体传播、注重境外传播。三是推进产业联盟建设。
目前,我们的政治话语体系比较完善。但与政治话语体系相比,我们民间的话语特色阐发的还不够,地方话语同质化严重,这就要求地方文化传播要多借助载体和主题,以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展示地方形象,中国形象。从产业和企业来讲,它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和载体。特别是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塑造合规经营、诚实守信、造福当地的企业形象,有了好口碑,好名声,就能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生动载体。
长沙对外传播的软硬件资源很丰富,有很多网红“打卡”胜地。今后可以大力支持湖南湘绣、湘茶、湘戏等这些中华老字号企业不断开展海外推广体验活动,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企业的海外体验园区,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中国品牌的企业园区等。
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与智库、媒体的合作,提高品牌宣传的策划和危机公关水平。
当前,长沙正以蓬勃的生机和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文化强市、制造强市、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在这场产业大发展、经济大变革中,铜官窑无疑是长沙最亮丽的城市文化品牌。他所包含的创新、开放、诚信、包容的品质和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丝路精神,仍是这个时代、这座城市的魂。
铜官已具备成为中国最具魄力的文创高地的所有条件。“艺术+生活”陶瓷成为这里最鲜明的产业特征;长株潭千万级人口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长沙网红城市的吸引力召唤着这个时代最具活力的年轻人。铜官古镇一大批老厂房、老建筑,是最宝贵的文创资源;云母山、觉华山上近万栋极具江南特色的民居,无一不被文创企业、名家工作室所青睐。一个“万家文创,千亿产业、百亿税收”的文创高地呼之欲出。
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重大冲击和影响,将带来全球经济和产业的深刻调整。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后疫情时期国际产业发展可能会出现的大调整。
疫情之后,全球产业链可能会出现重大重构的风险。各国会从疫情中汲取教训,不仅会加大自身防疫体系、卫生体系的建设,美欧国家还会加强自身全产业链的布局。过去欧美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今却大力扶持制造业回归,减少对他国的依赖,特别是加强对敏感产业及核心技术的控制。
从国内来看,我国区域发展布局在疫情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些特点,疫情之后还会体现出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引领高质量发展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沙有很多产业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凸显,产业制造基础好,营商环境好,高端创新资源聚集。长沙这些年发展“量”和“质”都比较好,且较早进入了中国的“GDP万亿城市俱乐部”。
未来长沙的发展,我主要有几点建议:一要提升对长沙产业发展新优势的认识,着力创新链、价值链和门户枢纽的跃升。二要抢抓“新基建”机遇,为传统产业转型和新经济培育奠定好基础。三要聚焦城市名片。打造好“智造之都、创意之都”,把“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持续发力。四是在国际重大事件和活动中,积极发出长沙声音,扩大国际影响力。
疫情期间中欧班列的逆势增长,成为特殊时期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支撑。3月1日,海关总署出台十条措施助力中欧班列发展,明确提出支持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这对长沙市乃至湖南省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长沙有良好的基础。2019年,中欧班列(长沙)实现加速提质,发运量达到411列,排名位列全国第5。特别是长沙至明斯克线路,发运量占全国总量的22%,排名全国第一,成为全国中欧班列的明星线路。疫情期间中欧班列(长沙)实现“天班”开行,更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中外运有全面的布局。围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契机,中国外运正在进行战略部署,瞄准“班列运营商+枢纽集结中心”平台角色,在沿海向内1000公里、便于打造集结枢纽的长沙和明斯克、马拉、俄罗斯等欧亚腹地,打造内陆对内陆干线班列通道;研究中老铁路对接东盟,在班列两端布局集疏网络,架起亚欧经贸桥梁,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布局创造有利条件。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