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作《关于长沙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积蓄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发改委作《关于长沙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长沙晚报1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在今日开幕的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发改委向大会书面报告长沙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摘要)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预计数,下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凸显。全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总数达668家。工程机械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质升级。快递业务量达6.4亿件,增长45%。接待国内外游客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开放道路智能驾驶长沙示范区正式启用。移动互联网产业全年营业收入有望破千亿元大关。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
(二)“两年”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产业项目全力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04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0.4%。22条产业链新引进计划投资过100亿元项目4个,计划投资50亿元~100亿元项目5个。省“五个100”工程项目任务全面完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0万家。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在全国工商联2019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中位列“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城市”。
(三)内外需求实现稳步增长
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以上,园区总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长18%以上,均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消费市场亮点纷呈。腾讯联合瞭望智库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中,长沙位列中国十大夜间经济影响力城市第三位。外贸进出口显著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9%,进出口总额增长40%以上。
(四)改革开放呈现良好局面
区域交流合作走向深入。积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协调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机大会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长沙,获评国际门户城市。
(五)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协调
城市品质再上台阶。湘府路快速化改造、长沙西站铁路枢纽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汽车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地铁4号线实行试运营,3号线、5号线实现试运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100公里,日均客运量突破100万乘次,市民公交出行幸福指数居全国第4位。长沙电网供电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企业不拉闸、居民不限电。完成棚改13758户、老旧小区改造50个,获批全国城市体检评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住房租赁等试点城市。重大片区呈现新貌。湖南湘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新增市场主体3.3万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6家。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着力打造创新创业集聚区,新增科创企业900多家。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实现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清零。
(六)“三大攻坚战”有序有力推进
重点领域风险基本可控。清理整合融资平台公司121家。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6764人。持续推进龙山县对口帮扶和7个国家贫困县“携手奔小康”,实施扶贫项目379个,投入资金3.1亿元。空气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持续下降。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湘江干流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100%,“一江六河”水质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七)民生福祉得到切实增进
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全年完成生猪出栏344万头,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一圈两场三道”建设任务圆满收官。增加公办幼儿园166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60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85.2%,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43所,新增学位4.7万个。长沙连续12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摘要)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2019年统计部门反馈数据0.3个百分点,制造业(含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0%。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摘要)
(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要求,加快构建领域更宽、融合更深、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一是持续深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坚持以产业链为抓手,以省“五个100”工程为载体,做好统筹管理、节点管理和跟踪服务,构建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服务体系。
二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力争智能化改造企业突破1000家。打造5G应用示范区和普及先行区,新建基站15500个,构建长沙特色的5G应用产业链。
三是加快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力争引进和培育年税收过亿元的总部企业不少于30家、楼宇不少于50幢,成为全省总部经济增长极。
四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开展两业融合发展试点,打造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
五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三智一自主”,推进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力争再打造2~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六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园区整合,促进园地融合,鼓励园区开展“亩产论英雄”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调区扩区,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升级版。
(二)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一是聚焦关键领域增加有效投资。2020年拟铺排重大项目1340个(不含预备项目),年度投资3651亿元。
基础设施方面,力争完成重大项目投资500亿元,加快长株潭“三干两轨四连线”、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力争启动长赣铁路、黄花机场改扩建工程。产业方面,力争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300亿元。民生方面,力争完成重大项目投资350亿元,继续推进“健康长沙”PPP、棚改、老旧小区改造、椒花水库等重点工程。
二是强化保障拓宽融资渠道。推进“银税互动”,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是加快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围绕打造“24小时城市”,培育4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70个夜间经济示范门店、18个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夜消费名片。
四是切实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加强预期管理,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稳定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信心。做好市场保供与物价稳定工作,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指标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三)积极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长沙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实现企业开办“7410”,即7份材料、4个环节、1天办结、0成本。积极打造“24小时全天候办理”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个人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在社区就近办。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竞争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有效探索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房地一体”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
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四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加快湘江智谷、高新麓谷、中国V谷、种业硅谷建设。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300家以上。发挥长沙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房价洼地、宜居宜业等优势,制定政策推动“湘才留长”。
(四)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一是积极打造“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支持黄花机场加快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打造机场与高铁、地铁、磁浮、城铁之间的快捷换乘体系。
二是提高对外交通联通和集散能力。推进长赣、长益常等铁路前期工作,加强长沙高铁西站、宁乡高铁西站设计对接。
三是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能合作,打造以俄语国家为中心的进口通道集聚区、以非洲国家为中心的出口产业转移通道集聚区、以金霞经开区为中心的大宗矿产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
四是深度融入和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战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接。加快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抓紧做好“三干两轨四连线”、人社服务一体化、“移动支付第三城”支付示范城市建设等30项年度重点合作事项,努力打造全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五)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是推动城市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高铁西城、梅溪湖二期、洋湖等片区提档提质。推进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建设。着力推进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内涵式、集约式发展。推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产业提档升级。高水平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推进高铁会展新城高端会展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有序推动南部融城片区建设。加快金阳新城、金洲新城的规划建设。
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升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水平,稳步推进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建设,启动地铁1号线北延一期、2号线西延二期建设,实现3号线、5号线载客试运营,加快建设小运量有轨公共交通。推进公交和地铁无缝接驳,加大校园公交、社区巴士、定制公交、融城公交开通力度。
三是推进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完成2600个停车场数据归集、5000个路内停车泊位智能化改造,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四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绿茶、花卉苗木、油茶、花猪、蔬菜、特色水产六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链建设。实施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高质量完成农村“五治”任务。
(六)继续聚焦问题短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是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扎实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二是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打好净土保卫战。
三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完善金融风险监管机制,及时有效处置各类金融风险。
(七)持续用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3.7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年内动态清零。
二是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及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标准。扎实推进全国住房租赁试点城市建设,筹集租赁房源2.5万套,重点解决特困户、新市民住房需求。
三是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公办幼儿园发展新模式,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3万个。新建义务教育学校25所,增加义务教育学校学位4万个。
四是加快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打造区域智慧医疗体系。全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优化公共卫生体系,完成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5万例。
五是大力推进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国际体育中心建设,打造全民健身基地(中心)7个;扎实推进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建设,建成社会足球场地80片。
六是着力提升城市安全和运行保障水平。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抽检量达到每千人6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深入建设“平安长沙”。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工作,完善能源及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体系。打造“一圈两场三道”升级版,提升“15分钟生活圈”服务水平。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准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