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聚焦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 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晚报头条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吴颖姝 通讯员 周妍 实习生 范亚妮)下班路上抽空看了5分钟直播,1天后,湘西龙山县的羊肚菌就端上了长沙人周云的餐桌。

  打开“我的长沙”、“和包支付”APP,足不出户缴纳水电煤气费,呼朋唤友出门小聚,坐地铁、骑共享单车、消费买单,扫一扫“码”上搞定。

  夜宵旺季到了,辞职创业的厨师郑澜盘了个小铺面,在芙蓉区政务服务中心自助终端机上花了30秒钟,办好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出门必备“健康绿码”,进出单位“人脸识别”,智能公交、云上课堂、办事只跑一次、不见面行政审批……疫情助推下,大数据时代就这样全方位莅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7月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从总量来看,湖南同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一道位居全国数字经济版图中的第一方阵。

  得数据者得天下。在数据已成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的当下,谁能率先驾驭新动能,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站赢家。

  新赛道,新征程。作为湖南省会,长沙正依托大数据强势赋能,发力更芯——数字经济之芯、换脑——城市超级大脑,以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战疫 大数据科学高效凸显价值

  1月27日,刚进家门没多久,从湖北仙桃返回长沙的王某就收到了要进行居家隔离观察的短信提醒。这些信息,触发于他驾车驶入长沙地界的那一秒。

  “疫情瞬息万变,利用传统方法人工挨家挨户排查,无异于大海捞针,现在正是大数据价值凸显的时刻。”疫情发生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第一时间主动请缨,牵头成立了市防控指挥部数据分析组,通过数据建模,分阶段推进武汉来长人员、复工复产外来人员、境外输入人员、国内高中风险地区入长人员等的数据分析工作,开展精准画像,利用大数据助力精准防控排查、支撑疫情态势研判、倒查疫情防控部署。

  疫情至今,数据分析组每日编制《疫情防控数据分析专报》,截至6月30日,累计下发入境人员核查信息1.9555万条、高中风险地区人员核查信息6.8724万条,反馈率100%,其中当前在长沙人员共12868人,以“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单位管控、社区管控”方式管控12868人,管控率100%。

  在这场严酷的全民战“疫”中,在人们看不见的云端,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以大数据为武器,与时间和疫情蔓延速度“赛跑”,打响了一场全方位切断病毒传播路径的无声阻击战。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长沙在全国率先推动复工复产复市,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牵头开发了“湘就业”服务平台,有效帮助解决企业在疫情期间招工难的问题,该平台作为湖南省利用大数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举措,被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的长沙”APP“抗疫情服务”专区功能不断优化升级,陆续新增上线了防疫健康信息码等功能,如今,“请出示你的健康码”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端午节前夕,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协同市发改委开展假日消费活动,设计推出的“我的长沙”APP“嗨游长沙”专区、“嗨游长沙”微信小程序将于7月12日上线试运行,为市民提供全量、公开、透明的消费资讯服务。

  在天心区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厅,10台自助办事终端设备可以全天候自助查询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624项,自助办理社会保障、交通处罚、水电气、税务等首批高频服务事项86项。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受时间限制,无需下载客户端,只需通过刷脸或凭有效证件登录自助终端,即可完成自助查询、证照打印、费用缴纳,实现了从“窗口办事”到“自助服务”的转变。为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长沙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真正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国内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无异于一场猝不及防的正面遭遇战,疫情更像是一张“试纸”,检验着智慧城市的成色。

  事实证明,有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的地方和领域,防控工作就更为有力有序有效,相反就容易出现迟缓、低效的“梗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疫情成了大数据时代提前全方位莅临的巨大推手,更是倒逼遵循按部就班模式推进的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加速驶入快车道,全面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全面覆盖、统一接入的数字政府体系,打造具有自动感知、快速反应、科学决策、高效处理能力的智慧城市体系,以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节奏和逻辑。

  倒逼  城市超级大脑建设提质加速

  “智慧城市的特征,一是基础设施智能化,二是公共服务人性便捷,三是产业发展智慧精准,四是社会治理收放自如。城市将具备自我生长能力,犯罪率更低,交通更畅通,环境更友好,经济更发达。”5月,受邀来长沙为全市数据资源管理战队进行专题授课的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用形象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智慧城市的美好场景。“要实现这个场景,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这个巨系统的核心,就是一个基于大数据集成分析实现高效协同治理的‘城市超级大脑’。”他强调。

  打造高度智能化的“城市超级大脑”,长沙正全速推进。

  智慧城市,规划先行。去年,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长沙市数据资源管理委员会、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等专门机构,出台《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今年以来,长沙积极与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全力推进《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顶层设计》和《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同时,印发新型智慧城市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出台规划编制指南,部署和指导31家单位开展编制。

  聚焦新基建,夯实战略基石。4月28日,由长沙本土企业湘江鲲鹏公司研发制造的首台“长沙造”湘江鲲鹏服务器正式下线,跑出长沙“新基建”建设加速度。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石,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新基建”成为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的关键引擎。近两年来,中国联通长沙数据中心、中国电信磐云数据中心陆续启用,中国移动湖南长沙数据中心建设正酣。同时,长沙积极对接国家信息中心、区块链服务联盟(BSN),推动区块链基础网络建设,目前互联网BSN城市节点已经搭建完毕,分节点正在筹备建设。目前,长沙已制定《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部署了第一批80个新基建项目,预估总投资1700亿元。

  民生应用,优先推进。服务民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目前,长沙正优先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文旅等重点民生应用建设,智慧医疗项目统一便民服务门户、“健康长沙”、医疗监督指挥调度门户已基本建成,市直属七家医院全部接入,可以提供全流程就诊服务。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各自推进”的原则,继续统筹推进智慧医保、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党建等项目建设。

  推进数据归集上云,年底实现“共用一个脑”。“一年多来,长沙围绕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武介绍。4月23日,长沙召开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会,明确了今年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即以“一脑通用、一云通揽、一格通管、一网通办、一厅通达”为重点,促进大数据在政务、交通、教育、健康、社保、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能力。年底前力争实现700类数据资源对外提供共享服务,初步实现“共用一个脑”。

  5月10日,长沙市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并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截至目前,已汇聚370类数据资源,涉及23个部门,归集数据总量已达50亿条,预计在今年10月底前将完成首批35家单位289类政务数据资源的归集工作,满足“七大基础数据库”(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库、城市部件库、房屋房产库、经济信息库、事件库)和若干主题库、专题库建设的需求;今年12月31日前,将形成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常态化工作机制,建成长沙市四级全覆盖的政务服务体系。

  不久的将来,随着数据三中台(数据中台、应用中台、AI中台)的全面建成,长沙的城市超级大脑将初具雏形。

  更“芯”  软件业再出发再造千亿增长极

  5月9日,CSDN总部落户长沙,轰动了整个软件行业,一个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总数过万家、相关从业人员近50万人的城市,一个是覆盖全球90%以上的中文开发者,并拥有1000多家企业和合作伙伴的社区——CSDN,两者将强强联手,携手共建“中国软件名城”。

  “太平坡子街”重点街区AI安防应用场景、大数据交易中心、城市综合体领路人、倾斜摄影……5月26日,天心区在长沙各区县市中率先发布1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1个大数据应用场景,长沙南城“数谷”异军突起,致力于打造成为以AI深度应用为特色的智慧城市样板。

  说到长沙的产业之“芯”,多数人会想到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为首的工程机械制造业,长沙也因此获得了“国际工程机械之都”的殊荣。

  2018年产品品种就已占全国工程机械品种总类的70%,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23%、占全球总量的7.2%,产品覆盖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在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已经达到相当高度、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情况下,再造千亿级新兴战略产业集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摆在长沙高质量发展前的一个必然选择。

  今年2月,长沙吹响了“长沙软件业再出发”的嘹亮号角,出台《长沙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瞄准打造“中国软件名城”的目标,全力构建“一园五区两山”产业发展新格局。

  3月31日,长沙集中发布124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应用示范场景,明确重点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产业三大领域率先发力。其中,智慧城市场景主要包含智慧城建、智慧规划、智慧交通、智慧民生、智慧公安、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智能制造包含研发设计、采购管理、生产制造、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维服务、业务协同等。

  牢牢抓住数字经济兴起机遇,在布局上抢先,在发展上争先,已成为长沙谋划下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据研究,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到2021年,全球至少50%的GDP将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数字技术将全面渗透到各个行业,并实现跨界融合和倍增创新。

  近年来,长沙认真落实中央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决策部署,抢抓大数据发展的“窗口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长沙移动互联网企业已达到3万家,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之后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天心经开区地理信息产业园、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高新区信息产业园(软件园)、星沙区块链产业园已相继落地,大数据产业总产值正在不断提高。加之,长沙正在与中国移动联手打造“移动支付第三城”……各类数字经济发展要素正在全面汇聚。

  过去的一年,长沙数字经济产业建设成效显著,除了腾讯、华为、百度、阿里、京东等头部企业纷纷布局长沙,百度阿波罗智能驾驶与湖南湘江新区达成合作协议;阿里蚂蚁金服以“智慧交通”为切入点,完成对湖南智慧畅行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的A轮融资;中软国际移动互联网产业总部落户长沙。头部企业还带动了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落地,如东华软件、明略科技、腾畅盛等企业纷纷落户长沙。目前,长沙大数据产业链已成功引进企业600余家,包括CSDN总部、北京神州绿盟科技、广州微算互联、深信服科技等龙头企业。

  2020年下半年的哨声已经吹响,以“三智一芯”产业为主攻方向,瞄准中高端追求高质量,发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成为长沙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抓手。

  在星城长沙,一颗以软件业再出发为引领的强劲的数字经济之“芯”,正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一颗以大数据的集成分析实现高效协同管理的城市超级大脑,将用数字和科技为幸福城市描绘更加宜居宜业的美好蓝图。

【作者:全媒体记者 吴颖姝 通讯员 周妍 实习生 范亚妮】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智慧城市 数字经济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