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达海 | 此刻长沙

相链区块链

  编者按

  何为长沙?她存在于时光之流中,存在于你记忆中的无数个瞬间。为更好地做好长沙市城市形象对外推广传播,不断充实完善好“I Changsha”数字化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链接可点开)资源,讲好长沙故事、传播长沙声音、擦亮长沙形象,特推出全新原创图文视觉影像栏目“此刻长沙”,以此刻定格永恒,以此刻勾连古今,从此刻走向无垠。长沙晚报副刊将以文释图,以图证文,共品千面长沙。

伍奕豪

  千年前,湘江东岸,石渚湖边,一片火红。码头上,舟船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报关声此起彼伏:“日本国,安化黑茶370篓,铜官陶瓷800箱,入前舱甲位。大食国,铜官陶瓷1000箱,浏阳烟花300箱,入尾舱丁位……”这是中国首部大型地方史诗剧《天宠湖南》的一幕,再现了1200多年前,长沙窑瓷器畅销海外的繁忙景象。

  如今,以湘江为依托的“黄金水道”,更加生机勃勃。行舟日夜过,湘水不自流,这当然是夸张,不过形容长沙港的繁忙倒不过分。港口内,大小的船只紧密排列,宛如一幅精密的织锦,船只进出,忙碌而有序。高耸的岸桥和起重机挥舞着巨大的机械臂,将集装箱从船上吊起,再稳稳地放到码头或卡车上,轰鸣声扬,气势雄浑。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港口都车流不息。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穿梭,它们或驶入码头装载货物,或驶出港口将货物运往世界各地,连绵不断的车流如同血脉一般,让蕴含着现代文明的“大块头”源源不断地通江达海。

  依水而兴的长沙,自古以来就水运发达,长沙米市在全国就享有盛誉。上世纪70年代,长沙湘江沿岸一共有28处码头,维系着长沙市民的经济生活。比如大西门码头(今橘子洲大桥东),市民在此可乘轮渡过河前往溁湾镇;西湖桥码头(今杜甫江阁)是货运码头,粮、油、蔬菜、棉麻等物资在此进出。

  1978年开建、1983年建成的直立岸壁式码头,岸线长达270米,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是长沙最大的港口。1992年,长沙港务局与湖南省远洋运输公司合作,开始集装箱的运输。2001年,长沙新港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短短两年时间,曾经农田山野的霞凝,就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崭新港口。2004年,合资组建长沙集星集装箱有限公司,这是湖南省第一个港口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006年,长沙新港二期工程竣工投产。2009年,长沙新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十万标箱。2014年,长沙新港投入建成全省首台六列宽超长臂双梁门吊,5000吨级货轮的装卸效率提高了4倍,结束了大型船舶装卸需要反复掉头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沿江城市蓬勃发展,一重要原因在于通达世界的港口优势,“大进大出”大循环有利于发展大工业、大流通。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水路交通的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长江沿岸港口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凸显。

  长沙新港常年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距中心城市约10公里,可通过湘江千吨级航道与长江干支线各港口相连,滚装通道辐射四川、江苏、广东、福建、山东、湖北等地,打通了湘江与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的滚装航线,积极为工程机械、乘用汽车等湖南重要产业提供货物运输服务。

  长沙新港汽车滚装码头是长沙首个专业汽车滚装码头,自2019年6月运营以来,汽车吞吐量累计突破10万辆。今年5月21日晚,随着最后一辆崭新的吉利汽车开上滚装船,滚装船驶离长沙新港码头,840辆新车远赴中东。这是长沙新港自建港以来发运出口汽车数量最多的一笔订单。

  港与业融、港与城融、港与人融,长沙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正描绘一幅港产城深度融合的新时代画卷。8月21日,星沙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7个月,长沙市进出口1603.1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增速5.2个百分点,进出口已连续3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湘水滔滔,一路浩荡,奔流不息,奔流着这座城市的一往无前。


【作者:​伍奕豪】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