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弯弯

相链区块链

         朱净波

  我家门前有条小河,河水清澈,发源于乌山,学名不详,我们都喊它叫“大坝”。望城是有名的水乡,这样一条太普通太平常的小河,没有名字也属正常。但正是这样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却是山脚下几个村庄的“生命之源”,人们隔一里地左右就会修筑一个拦水坝,从山顶望去,就如一串银色的珍珠项链。有了这串“项链”,田地里的庄稼和河岸边开垦的菜园就不愁灌溉了。此外,它还能为农闲时的乡亲们带来垂钓之乐,就算大鱼钓不到,只要你耐得烦,打打牙祭是毫无压力的,一碗鲫鱼或白条是肯定能搞到的。而到了深秋,这成串的水坝就成了欢乐的海洋,为什么?干塘捉过年鱼了!于是叫喊声、欢笑声汇成一片,一条条硕大肥美的草鱼青鱼游上了各家各户的餐桌,或是熏制成金灿灿的腊鱼准备过年。农忙结束,干塘之后,接下来便是冬修水利了,毕竟这才能让这些塘坝可持续发挥它的神奇魅力和巨大作用。

  门前的小河一直向北流淌,一路碧水青山,良田沃野,流经五个村庄后,汇入八曲河。八曲河位于湘江下游左岸,属沩水一级支流,湘江二级支流。它逶迤百里,回湾八折,两岸绿草繁茂,稻浪翻滚,牛羊成群,白鹭纷飞,一路风光旖旎。在从前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它曾有八十里乌篷船水路,连洞庭,接长沙,也算是当时当地的黄金水道。当它经过团山湖之后,就与沩水汇流了。沩水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甚至上溯到商周文明。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它从宁乡进入望城后,却经常兴风作浪,常常洪涝泛滥成灾。1957年10月,望城县委、县政府为整治沩水河,围垦团山湖,一声令下,两万余名望城儿女一齐上阵。其中有年仅十七岁的雷锋,也有我从没见过只听过长辈们传说的奶奶,还有许许多多如我奶奶一样平凡的民工……他们用火一样的热情、钢一样的斗志,将一片血吸虫泛滥的泽国变成安居乐业的鱼米之乡。

  站在三汊河大桥之上,极目远眺,八曲河与西来的沩水携手前行,两岸景色迷人。当年那单薄的河堤,经过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望城儿女接力建设,早已变成了宽阔漂亮的景观大道。二水合流后经过团山湖的三汊河大桥,直奔湘江,汇洞庭,经长江,福泽无数中华儿女后,最终归入茫茫大海了。这里面,就有流经家门前的那条无名小河。

  我转过身,面前就是有时波涛汹涌有时碧波荡漾的母亲河湘江了。湘江贯穿家乡望城全境,滋养着两岸近百万望城儿女,当她波涛汹涌时,浊浪排空气势磅礴;当她碧波荡漾时,深情款款温婉慈祥,确实像极了让我们又敬又怕又爱的母亲!虽然更多的时候她赐予我们丰衣足食,但有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想当年她发脾气时,我们时时刻刻提心吊胆,日夜坚守在大堤之上,生怕她破堤溃垸涂炭生灵。经过多年的防汛抗洪,望城儿女早已摸索出这条母亲河的秉性,他们齐心协力,守护好这一江碧水,将两岸堤防建设得固若金汤,并坚持全域治污,精准治污,以河长制为抓手,念好了“治、管、用”三字经,母亲河湘江从此容光焕发,水清景美,鱼跃鸟飞,再无险象。两岸风景如画,来踏春的人们络绎不绝,就连调皮捣蛋的“长江街溜子”江豚,也连续多年顺着湘江来到望城做客!

  此情此景忽然让我心生感动,小河弯弯汇大川,家乡的一眼山泉,汇聚成流,最终却和大江大海紧紧连在一起。所谓百川归海,众志成城,不正是如此吗?在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上,也许作为个人的我们力量渺小,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又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一定会实现。

【作者:朱净波】 【编辑:张辉东】
关键词:小河弯弯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