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树下“博士村” | 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一个村出了个博士团”“一个家庭出了2个博士6个硕士”“老少中青四世同堂,其中有2个是博士、6个是硕士”……这周末,浏阳市民于女士专程坐车来到杨柳村,找寻这个“学霸村”教育成才的秘诀,讨一杯“状元水”喝。

从浏阳市到杨柳村要经过一个“人”字的交叉路口,这条路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刚进村子,透过车窗,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街道与洁白的瓦墙,文明之风尽显。

杨柳家风馆效果图。除署名外,均为杨柳村供图

坐落在浏阳市淳口镇的杨柳村,由原杨柳、东团、金黄三村合并而成,这里是闻名一方的“博士村”,村子里有3228人,截至今年8月,杨柳村共有博士24人、硕士52人、本科419人。一个小小山村却飞出了这么多“金凤凰”,这个“学霸村”究竟有什么“教育秘诀”?近日,橘洲君走进杨柳村探寻其中的答案。

今年7月,肖宇同学收到了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成了杨柳村的第24位博士。要追寻杨柳村人才辈出的秘密,则要从聚集于此地的淳口肖氏的家风建设说起。

淳口肖氏是明洪武年间(1365-1398年)从江西高岸迁过来的,始迁至今的600余年里,肖氏一宗从数十人发展到1800余人,他们中本科生276名,博士35名,出国留学生12名。

走进杨柳村肖氏古祠,抬头便可以看见古祠的堂联“忠贞体国,孝友齐家”八个大字,八字简练,却凝聚了肖氏一族“孝德传风范,忠良育后才”的修身为本的精神。

孝忠堂。

过去住在“孝忠公祠”旁的一户人家,其窗明几净、书香传家的良好家风,在村中广为流传。这个由17个“老少中青”组成的大家庭,将和睦美满的优良家风浸润于村民的心田。家里老人最宠爱的曾孙女肖喆俏于2017年考取了清华大学。

在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肖喆俏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中考考进浏阳一中,高中时演讲、写作等样样精通,是当地不少孩子的“偶像”。“我坚信,我虽然不富有,但我可以很优秀。”这句话是她自创的座右铭。

自肖喆俏6岁起,父母就外出工作,家中虽只有祖孙三人,但家中从不冷清。祖父慈祥随和,祖母宅心仁厚,经常在家招待亲朋邻里。大家和谐相处,亲如一家人。“记忆中最美好的夜晚就在乡村。一顿饭,大人们边吃边聊,从暮色四罩聊到星光点点;小孩子们成群结伴,春骑车、夏摸鱼、秋散步、冬烤火……所以我从来不感到孤独,也学会了分享。”

高考前夕,肖喆俏的模拟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她及时化解了压力,以一颗平常心完成考试,最终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绩。“及时调整心态很重要,而这种能力来自性格与思维的长期塑造,与成长历程息息相关。”

肖喆俏说,她的父亲三兄弟不分家,这个大家庭里既有哥哥姐姐带她吃喝玩乐,也学会了照顾弟弟妹妹。亲人间的差异,教会了她宽容和理解。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也总是通过电话鼓励她,让她更加自律自主,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的目标。

肖喆俏。

“家庭是一种幸福的存在。偶尔争吵,但更多的是欢声笑语、默默浓情。”肖喆俏微笑着说。于她,家风是一种神奇的能量,无声无色,却能带给她从容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和进取的人生观。

彭世雪的小儿子肖利民,2003年攻读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彭世雪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读过书,但她相信,只有读书孩子才有出路,就算是讨米,也不能让儿子辍学。过去,为了给儿子筹学费,彭世雪曾去15公里外的东乡去打柴,为此常常是早晨5时出发,晚上天黑才回家。孩子读书回来都要上山打柴、扎扫把、干农活,从小就锻炼了吃苦耐劳精神。

肖江是东南大学的博士,肖海龙于2005年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肖辉攻读曼彻斯特大学化学工程博士,202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的肖庆成荣获笫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肖氏将百年的古韵家风沉淀,至今人才辈出。

2023年,肖庆成荣获笫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耕读传家”的文化积淀下,一代代“杨柳”人向上发芽,向下扎根,以实际行动回馈并滋养着祖国的乡村大地。

清华本科毕业后,肖喆俏免试推研本校,她深知求学路的艰难,更感恩自己一路走来所获得的善心与帮助,决定拿出一年的时间到西部地区支教,真正做到扎根基层、回馈社会。

肖利民在江西等地搞实业做得很大,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不忘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坚持14年为本村近80名老年人发放补助1000元/人,陆续为杨柳交通道路、自来水、教育等各方面建设捐资200多万元,带领乡村致富,为建设乡村贡献出力。

肖利民一家从曾祖父开始就传承着“耕读为本、慈悲为怀”的好家风。曾祖父肖仁谷为富不忘济贫,有钱常助病弱,凡有讨米的临门,一律钱米打发;祖父肖让凤秉承父德,晴耕雨读,尽管家境富裕毫无少爷派头,十分谦让待人;父亲肖阳春热心公益事业,村里修路修桥救济贫困户都是慷慨解囊;大哥肖仁乐在广东创业,赚钱同样不忘回报家乡……

同时,在杨柳村,邻里之间和睦共处、互为帮衬的优良传统也代代相传。厉氏和肖氏既为同村邻里,又有世代姻缘,相扶相携,一脉相传,共昌共荣,在良好家风影响下,涌现出一批批贤良有志之士。

杨柳村肖氏家训、厉氏家训、张氏家训、黄氏家训。杨柳家风馆效果图。

20世纪80年代,为了照顾厉家一位孤寡老人,厉家人和肖家人轮流送饭,从不间断,厉季生和肖喜连夫妻乐善好施,光是修路的善款就有20多万元,备受村民的敬重。厉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为善最乐”的墨宝,他写下的自传中,“讲良心,万事顺”,都是对家风村风最好的诠释。

“不比家境比家风,好家风是我们杨柳村一张引以为傲的名片、一笔代代相传的财富、一盏照亮梦想的明灯。”杨柳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主任肖敏生说。近期,杨柳村家风馆即将正式揭牌开馆,经过一年多的提炼,杨柳家风体现为敏而好学、为善最乐、自强不息、敬业守业。

“耕读继世,孝友传家”是杨柳村的村风,村风如水,浸润村民的心田。

走进杨柳村每一户农家,都能看到厅堂内悬挂着《朱子家训》《忍字口诀》等墨宝,家家有家训,户户都有“厅堂文化”,全村家家户户张贴《乡规民约》,在村居的外墙上张贴“廉、礼、俭、信、仁、诚”,提高群众文明意识,增强文化传承。2014年,该村建立了首个村级廉洁文化馆,馆内悬挂有家庭家教、二十四孝等宣传字画,收录有古代廉政文化历史故事、廉政书画、警示拼图,还有历年来大学生人物墙。

文化馆记录着从村里走出去的数百位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生背景,讲述着村里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的故事,以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启发孩童们孝父母、勤读书、厚邻里,从优良家风中汲取养分和精华,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

杨柳村还统一制作并悬挂家风书法匾牌,各家各户张贴起了凝聚各方力量打造的《乡规民约》和结合自家实际的家规家训。《乡规民约》几经提炼,浓缩成了180字,涵盖了与乡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修身、爱国、勿贪、勤勉、持家等多个方面。

正是有了砥砺互勉、方圆有度的乡规民约,才使得今天的杨柳村邻里彼此相互照应、互帮互助,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业余生活大多是看书学习、打牌娱乐,极少有赌博盗窃行为发生。

杨柳村村民家。图源:长沙晚报网

一路观瞻,不论是在村居大门、客厅、祠堂,还是各处门头,都能看到制作精美、饱含祖辈深意的家训牌匾和门联。有的侧重德性,宽厚待人、诚实守信;有的侧重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诗书立业。有的家训是“讲良心万事顺”“勤诚正淡”“耕读、勤俭、诚实、良善”;有的门联是“阴阳点契子载福,龙凤呈现万代兴”“家逢五建,户发千芝”……这些家训门联不仅是“书香杨柳村”一道独特而靓丽的人文风景,更是对耕读文化和孝友家风的生动诠释,是杨柳村人代代相传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如果说杨柳村民一日有四餐,那么其中一餐必定是文化餐。他们平日里或在田间地头种植庄稼、饲养畜禽,但也常常在耕读之余挥毫染翰,“书香杨柳”“文化兴村”“春风杨柳万千条,风采杨柳尽娇娆”“村德导民乐,家风育人伦”等楹联皆出自普通村民之手。

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肖老家“惟耕唯读”“事能知足心常惬,生不求人品自高”等墨宝挂满了四面墙壁;乐善好施、慷慨仗义的肖氏兄弟家里挂着的“诗礼传家”墨宝最为显眼;家风优良的厉家客厅挂着一幅“为善最乐”的墨宝是对这个家庭的真实写照……可见耕读孝友的齐家之要,早已内化于杨柳村民日常生活的追求和信仰之中。

离开前,橘洲君回望村口的“人”字路口,那是在世代传承中,“杨柳人”携手献给社会的“人”。这就是杨柳村,在这里,人们耕耘梦想、收获幸福,共同绘制着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

记者/刘丹 郭梓昂

编辑/刘丹 校读/欧艳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作者:刘丹 郭梓昂】 【编辑:彭培成】
关键词:浏阳;博士村;杨柳村;家风;淳口镇 浏阳;博士村;杨柳村;家风;淳口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