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思|存亡之战的亮剑精神——《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影有感
黄清卫
“存亡”一词释义为生存和死亡,存在和灭亡,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顺天地之纪,幽明知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国庆假期热映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也正应了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所云“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影片中,面对来势汹汹、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对那一帮张牙舞爪的帮凶组成的“联合国军”,中国人民志愿军毫无畏惧之色,敢于正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在毛主席一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了名号,打出了威风。这是一场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正义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看完这部电影,笔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深被影片中的亮剑精神感动。
其一是李默尹同其子女舍小家为国家的亮剑精神。
电影的情感主线是以军委作战部参谋李默尹、儿子李想、女儿李晓的亲情故事为起点,再将这种短暂相聚的美好时光,在战争的支离破碎中呈现发散开来,当然,这种相聚与分离是人世间最难取舍的血色亲情故事。战争来临,李默尹匆匆别过一双儿女,只带走家里的一片房门钥匙,这既是他内心深处对刚刚得以团圆儿女的亏欠,又是他内心深处渴望早日胜利归来的责任,这种内心世界的波澜涌动,在他对李晓的千叮咛万嘱咐中略见一斑。
虽然李晓被父亲从上海刚刚接回家,但是这一路的奔跑向前,为李晓后来果断参军到朝鲜战场埋下了伏笔。父亲李默尹的责任感、使命感催生了李想、李晓兄妹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战的亮剑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李默尹夫妇为追寻真理闹革命,爱妻在大革命中不幸牺牲,他迫不得已将一双儿女寄人篱下。新中国成立后,李想、李晓兄妹才得以团聚,团聚期间兄妹二人之间很有陌生感,然而很快,兄妹二人血浓于水的亲情似大海般磅礴。兄妹离别之际,当李晓将一朵小红花夹在军用水壶上赠予哥哥时,兄妹间刚开始的那种陌生感距离感顿时化为乌有。就这样,父亲与儿子女儿在朝鲜战场上一起为国家民族的尊严亮剑。
其二是松骨峰战役幸存者孙醒的亮剑精神。
松骨峰战役的惨烈程度,让38军335团副连长孙醒患上了“战争失忆症”。这个名词是孙醒在从医院偷跑去前线的路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射杀了两名美国狙击手,救了国内军事专家吴本正后,从他口中得知的。而此时的孙醒只能在续接不上前因后果的“断片”中,依稀记得松骨峰上那棵屹立不倒的松树。其实这棵巍峨挺拔的松树,就是打不烂、摧不垮的38军敢打必胜的信念之树,这块土地是一方载入史册的战斗丰碑,而孙醒这个“战神”就是这坚定信念和永恒丰碑的代言人。在解决比利时营的战斗中,“战神”孙醒以一当十,打得敌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战斗期间,他成功解救被敌人俘获的李晓。后来,为了报答孙醒的救命之恩,李晓通过诵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勾起了孙醒的连续性记忆。
在李晓春风化雨般的感召下,孙醒的“战争失忆症”神奇般被治愈。孙醒才正式归队,后来在36军188师李想担任教导员的1营屡立战功。在1营,孙醒和杨传玉再次相遇,这次相遇,让压在杨传玉心上的那块巨石终于除去,因为他告诉孙醒自己坐着敌人的坦克离开松骨峰战场的实情。他没有炸毁那辆敌人的坦克,因为他害怕了,他知道如果炸毁敌人的坦克,自己必定是有去无回,所以他选择了当逃兵。这个心结,是他一生的污点和耻辱,为了洗刷这个污点和耻辱,他在争夺曹川水库之战中临危不惧,为保障孙醒和其他战友完成开闸放水任务壮烈牺牲。牺牲前他不再遗憾地告诉孙醒:“这回,我没有害怕!”是啊!战争的残酷性谁人不怕?怕,是一个人的正常心理反应。然而,战争并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得以避免,为了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必须有孙醒和杨传玉们视死如归的亮剑精神。
其三是铁原阻击战中,将士们团结一致的亮剑精神。
战役主线是指挥枢纽下达铁原阻击战的命令,36军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坚决完成任务。李默尹作为总部机关领导,战斗意志顽强,从彭大将军亲自为他送行能看出来。他明知此次一别,也许就是生离死别,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奔赴189师阵地。189师驻守的阵地是铁原阻击战的最前沿,面对彪悍的“联合国军”现代化作战能力,经过几番艰苦卓绝战斗,189师几乎全军覆没。经李默尹搜寻和归拢,189师活着的战士重新归队,他带着战士们找到了兵家必争之地的曹川水库,当机立断决定拿下这座关系铁原阻击战胜负的战略要地。
此时此刻,李想与父亲遥相呼应,他担负的第二道防线是铁原阻击战的重中之重,他将善于打硬仗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面对机械化与步兵协同作战的敌军,在军事专家吴本正指导下,巧妙设立了两道防线,在狡猾的敌人攻破第一道防线后,李想仿照古人先贤的“滚木雷石”阵,“飞雷炮”阵大败敌军,那些跟着“飞雷炮”前赴后继,如下山猛虎冲向敌群的战士们大声喊着自己的籍贯,这是怎样的壮怀激烈?历史必须铭记他们的最后遗言:“山西有棵大槐树,那里就是我的家,我家在苏北、甘肃临洮、河南焦作、四川宜宾……”他们自始至终不曾喊出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早已与国家、民族融汇在一起!
就这样,1营夺回了第一道防线。敌人疯狂反扑,李想带领1营战至最后一人,他带着妹妹送的那朵小红花,带着在家里面壁思过、站军姿时看到的那只亮翅的甲壳虫,毅然决然地按下起爆装置,与敌人同归于尽。与此同时,父亲李默尹在争夺曹川水库战斗中,坠落悬崖,生死不明。这些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用他们奔涌的热血,在战火纷飞的土地上,将高高飘扬的战旗染得分外鲜艳夺目!最后,曹川水库奔涌而来的大水,淹没“联合国军”,他们死伤惨重,迫不得同英雄的志愿军在谈判桌上相见。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正是这些与青山同在的英烈们,用义无反顾的亮剑精神,换来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换来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