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放大科技奖励的正效应

相链区块链

  沐刃

  这两天,在朋友圈及舆论场,有个关键词很热,那就是“湖南科技奖”。9月3日召开的湖南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授奖304项,包括杰出贡献奖1项、自然科学奖98项、技术发明奖22项、科技进步奖180项等。(据2024年9月4日《长沙晚报》)

  梳理斩获各类奖项的科技项目,笔者觉得个中有深意,而科技奖本身所释放的信号值得细细品味,其正效应更值得进一步放大。

  其一,科研要关注真问题,解决真需求。课题最好来自国家需要、发展需要及企业需要,来自经济社会发展最前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论文和成果写在大地上”,提供解决方案,能动促进实践。

  相关报道提到,“本次科技奖励紧盯信息安全、粮食安全等领域,重点遴选支持了一批服务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的原创性引领性成果;重点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导向,面向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践行科技为民的价值追求……”笔者以为,这次颁奖彰显并强化了一种鲜明的导向。

  其二,科技奖在褒奖与推崇一种精神。这精神是专注与拼搏,正如获奖的陈晓红院士所说,“不是天资聪颖,而是天道酬勤”;这精神是接续与传承,此次大会上获颁“湖南光召科技奖”的李树涛、郭学益、谭晓风等5位专家,就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点:科研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互相激励与影响。

  再者,从获奖者身上,可以触摸到一种走向成功的路径——长期主义。

  相关报道提到,“谭晓风和团队从几百个品种中精挑细选,培育出‘三华’大果油茶品种,前后花了30年时间。”科创与研发最核心与关键的因素,无疑是人才。但搞科研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是在不断试错甚至失败中,才能蹚出一条路。那么,科研人能否紧盯目标,始终如一长期坚持?这既是一种严苛的身心挑战,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追星当追科技之星。而今,向身边的科技“明星”致敬学习的热度正在升温,标杆效应激起的涟漪仍在扩散。笔者相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一良好氛围的构筑,必将激励更多有志之士,在科创与研发等领域矢志不渝,久久为功,不断攻克更多难关,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作者:梁瑞平】 【编辑:肖彪】
关键词:湖南科技奖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