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丨汝城舞动“香火龙”演绎非遗独特风情
文/图 记者 李锋 通讯员 陈敏捷
汝城,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美誉。因其保留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余座,被誉为“中国古祠堂之乡”。这种祠堂式的家族香火传承使得另一种文化形态得以千百年来代代相传,那就是香火龙。
汝城香火龙民俗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9、11拱等,从几十米到上百米不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耕植于汝城悠远的农耕文化,其香火龙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南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代代相传的手工扎制工艺。其制作讲究,先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按照设计图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每节一拱),龙尾,再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龙爪和龙脊(圆龙不现足)。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鼻、鼻须、龙额、龙珠。环环紧扣,形成整体。待各部分扎成后,沿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插龙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龙香于“赵公鞭”上,用细篾片连接,每支龙香长60厘米,按造型密密匝匝插遍龙香,一共需龙香4万支左右。插好龙香后,在祖祠前将每一节构件用竹竿绳索连接好,装上抬杆,一条完整的香火龙便神形兼具了。
开阔敞亮的祠堂是扎香火龙最好的场地,村里的老人则是手艺最为精湛的传承者,春节期间外出打工回乡的男人们也是制作的主力之一,妇女们在旁边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工,小孩子则聚在一起饶有兴致地围观,一条龙的制作前前后后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把全村男女老少都粘在了一起,享受这同一个梦想所带来的乐趣,也是同一个宗祠的人们对美好的朴素追求。
当夜幕降临时,数十声礼炮响彻夜空,四邻八乡的亲友成群结队从各家各户赶来参与和见证这一年一度的全村盛事。舞之前要到祠堂举行祭祖仪式,设案、焚香、作揖、施叩礼,全身红光闪闪的香火龙绕宗祠大门旋转三周,一旋一拜,三拜后沿村内主道和村边游走,经过村民家时,每家每户都会点燃蜡烛、燃放鞭炮烟花,谓之“接龙”,寓意纳祥瑞之气。按规定的路线舞过后,又回到祖祠前,龙首居中,盘成三圈落定,村民纷纷将龙香扯下带回各自的家,顷刻间便只剩龙骨架,接下来便是烧龙谓之“化龙”,“龙归天”。次日清晨将龙灰倒入溪流中,寓“龙归大海”之意。
汝城舞香火龙在元宵节前后延绵不断的在各个乡村举行。
年复一年,这种文化的传承和信仰,生生不息的点燃和凝聚了一个个村庄、在每个春天来临的时候,祖祖辈辈村民们将最朴素的心愿和最崇高的情感寄寓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中 。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