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在长沙举行

相链区块链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在长沙举行

  337个产业转移项目将落户湖南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琼萍

  29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在长沙开幕。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活动共承接省外转移项目337个、意向投资额3086亿元,开幕式上集中签约16个项目,涵盖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领域,体现出较高的产业含“智”量。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举办1场开幕式和4场专题对接活动及“市州行”考察洽谈活动,旨在深化东、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合作共赢。

开幕式现场。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开幕式现场。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三重优势:打造投资兴业新高地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赛道上,湖南何以脱颖而出?答案藏在区位、产业、人才这三大核心竞争力中。

  区位优势是湖南的“先天基因”。湖南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京广、沪昆、渝厦高铁在长沙交会形成中国少有的“米”字形高铁网,兼有五大国际物流通道叠加优势。这种独一无二的区位禀赋,有助于企业产品快速到达国内外市场,降低物流成本。

  产业基础彰显“后天硬实力”。湖南已培育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

  人才资源则为产业升级注入“智力动能”。全省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拥有125名湘籍院士,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5 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现场,众多与会嘉宾为湖南乃至全国的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智能制造和绿色能源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两大核心驱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指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绿色能源为战略支撑,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我国工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表示,湖南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坚持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转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搭建的广阔平台,推动产业转移迈向新高度。而在此之前的2024年,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早已迈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达4291家,到位资金约6800亿元。其中,长沙新引进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97个,包括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1个。

开幕式上,16个重点产业转移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开幕式上,16个重点产业转移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项目落地:展现产业发展新气象

  活动现场,投资热潮涌动。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征集项目543个,意向投资总额4481亿元。其中,省外转移项目337个、意向投资额3086亿元,省内转移项目206个、意向投资额1395亿元。开幕式上,16个重点产业转移合作项目集中签约,2个长沙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湖南不仅是一片产业热土,更是一片成就梦想的地方。”惠科股份副总裁、长沙惠科总经理杭井强深有感触地表示,公司选择湖南不仅是因为这里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一流营商环境,更因为感受到了湖南服务的“速度与温度”。据介绍,从项目签约到落地,政府专班全程跟进,问题不过夜、服务不打折,从人才引进到产业政策支持,各项服务精准到位。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惠科股份在湖南布局的第四个重大项目。作为2024年液晶面板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的科技企业,惠科股份早在2019年就投资280亿元在浏阳经开区建设长沙惠科液晶面板第8.6代生产线项目,仅用14个月就建成投产,创造了行业最快速度。此次追加投资90亿元建设Mini-LED项目,充分体现了企业对湖南和长沙发展环境的认可。

  在金霞经开区,睿显科技投资30亿元建设OLED微型显示屏项目,聚焦VR、AR及可穿戴设备领域。该项目将填补国内高端微型显示模组的技术空白,进一步完善长沙新型显示产业链。

  精准发力:培育特色产业新动能

  如何让产业转移“接得住、发展好”?湖南和长沙给出了共同的答案:精准对接、链群发展。

  活动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智能计算、新材料、航空航天及北斗等特色产业,开展4场专题对接活动,通过精准对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这一次产业转移,湖南的重点亮点之一就是在能源材料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湖南拥有全国最大的电子材料基地,长沙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规模与技术水平居全国首位,未来可重点承接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钒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材料产业。

  通过大力构建“4433”产业体系,长沙现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这让长沙在资源吸附与项目承接上优势尽显。

  近年来,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吸引“链”上项目纷纷落地。

  1月3日,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0万吨自然可降解新材料项目签约落户望城经开区,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将从上游源头实现对产业链的有效辐射。项目从考察到签约,正好一个月。该公司董事长王智刚坦言:“我看到了长沙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巨大的产业潜力,坚定了公司的投资决心。”

  为推动特色产业持续升级,长沙在产业链精准招商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长沙梳理各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客商清单1435家,整理湘商企业家名录587个,摸底与安徽、上海、海南等地产业合作项目249个,开展精准招商、敲门招商、以商招商。


【作者:刘琼萍】 【编辑:张日】
关键词:
>>我要举报
0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