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哭闹,家长千万别偷偷溜走|开学季 向健康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颜华 邓昭艳
新学期开学一周了,部分孩子难以适应从家庭到集体生活的转换,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难以进入状态,甚至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哭着不愿去幼儿园、抵触社交、不好好吃饭、经常生病……这些可能都来自孩子的分离焦虑,家长和幼儿园如何帮助孩子调整状态?唯嘉儿科发育行为儿科主任医师孔莉芳教授为家长支招。
分离焦虑背后是孩子缺乏安全感
“我要妈妈,我要回家,我不要上幼儿园……”新学期开学了,送3岁的星星(化名)回幼儿园时,李女士遇到了难题。早上送娃入园,星星会缠着妈妈哭闹半小时以上。下午接娃回家,一见到李女士,星星哇哇大哭。晚上临睡前,星星怎么也不肯睡觉,抱着妈妈的胳膊一个劲撒娇,重复着一句话:“我不睡觉,睡醒了又要去幼儿园了,我不要去幼儿园。”
令李女士担心的不只是孩子反复哭闹。幼儿园老师说,星星最近食欲不佳,食量比其他小朋友少很多,还偶有咳嗽,似乎有些感冒……这让李女士很纠结,难道孩子真的不适合幼儿园吗?去年9月入园时哭闹几天便好了,为什么星星忽然又对幼儿园抗拒起来?
“很多小朋友进入幼儿园会哭闹,这是分离焦虑。”孔莉芳告诉李女士,幼儿入园一个月内,由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过渡,与家人暂时性分离,生活环境、活动方式、行为规则都发生了变化。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幼儿缺乏安全感,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恐惧。多数幼儿在两周内可以缓解分离焦虑,部分幼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摆脱这种心境。
每个幼儿因为亲子依恋关系的质量、个性和习惯的差异,分离焦虑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常见的情感上的表现包括哭闹、担心、害怕或想念父母,拒绝离开父母或看护者;行为上的表现包括拒绝上幼儿园、对环境和人员的排斥、拒绝与小伙伴玩耍、情绪波动、少言寡语、睡眠不安、进食减少,甚至会拒绝进食、身体不适等。
每到开学前后,孔莉芳便会接诊不少因出现异常行为而到发育行为门诊就诊的幼儿:有的幼儿经常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哭,睡觉的时候会惊醒;有的幼儿出现行为倒退,比如已经不尿床了,此时又尿床;有的幼儿会自己吃饭、穿衣服、整理玩具等,现在完全不做了;有的幼儿会生病,或有其他的不适。
不仅如此,不同幼儿表现的分离焦虑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会有差异。有的幼儿仅表现在与亲人分离的那一刻情绪很差,但亲人离开后很快就恢复正常;有的幼儿与亲人分离后很难适应环境,不愿意参加其他活动,整天情绪糟糕,容易哭闹。如何让幼儿开心上幼儿园,对于父母来说,是一道重要又必须越过的难关。
父母和幼儿都会产生分离焦虑
幼儿出现分离焦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自身原因和家庭原因。
幼儿出现分离焦虑,是对“陌生”的本能恐惧。曾经有一个实验,让幼犬离开它熟悉的环境,换到另一个地方,幼犬会发出痛苦的声音,吠声也变了。只有当其他幼犬或熟悉的情境出现时,这种“情绪性苦恼”反应才会消失。这被视为一种本能反应,是对环境和同类的依恋。许多动物都有类似反应,人类也有。当幼儿离开熟悉的家庭生活,进入陌生的幼儿园环境时,会产生恐惧感,特别是离开亲近的人(如妈妈)时,会出现分离焦虑。
幼儿出现分离焦虑与身体抵抗力下降有关。分离焦虑会导致幼儿生理发生变化,如多汗、拉肚子等,增加患病风险,生病则进一步加重分离焦虑。在幼儿园,老师无法像家长一样全心照顾每一个孩子,生病的幼儿既受身体不适之苦,又感分离之惧,焦虑表现会更严重。
许多人认为,分离焦虑主要体现在儿童身上。实际上,家长的焦虑程度不亚于孩子。“尤其是那些过度溺爱孩子、习惯包办一切事务的家长,他们的焦虑程度往往高于孩子本身。因此,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面对分离焦虑时,都需采取干预措施。”孔莉芳说。
家长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幼儿园的工作不了解,对老师照顾孩子不放心。家长的这种分离焦虑情绪也会感染到孩子,比如有些家长询问幼儿在园情况:“幼儿园好不好玩?”“你哭了没有?”“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喝水了没有?饭菜好不好吃?”“老师喜不喜欢你?”……过多的询问会加重孩子入园的紧张情绪;一些反面的询问会产生对幼儿园不好的暗示,使孩子害怕甚至不愿意上幼儿园。
溜走、呵斥、打骂,家长千万别这么做
“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家长不放心幼儿园老师的照料,我把孩子接回家是不是就行了?”李女士询问。
孔莉芳表示,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适应能力、认知发展、情感成长和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家长不应因分离焦虑而回避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应积极克服这种焦虑。因此,孩子上幼儿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是错误的,会让孩子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幼儿入园前,家长也应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帮助幼儿迅速融入集体生活。
若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父母不要偷偷溜走,更不能呵斥、打骂孩子,而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引导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调整育儿策略。孩子入园前,家长应教导其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如独立如厕、穿衣、进食、入睡及洗漱等。在饮食方面,引导孩子不挑食偏食,使用杯子饮水和饮用牛奶,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此外,教育孩子分享食物、玩具等社交技巧,并学会如何协助同伴或老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可制订与幼儿园相似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孩子入园前,带领他们熟悉幼儿园及其周边环境,使其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良好印象,有利于平稳度过入园适应期。
孔莉芳建议,幼儿园应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提供新颖且丰富多彩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
幼儿园老师应树立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细致入微地倾听家长对幼儿生活习惯和性格特质的描述,提示家长为幼儿做好入园准备。此外,幼儿园老师应营造安全的环境,理解并接纳幼儿,向幼儿传达关爱,培养幼儿对老师的亲近感,转移幼儿对亲人的依赖。在一定时间内,允许家长陪伴孩子,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幼儿园环境,减轻分离焦虑。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