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致敬“生命使者”!2025年湖南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长沙举行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夏旭东)梨花风起正清明,慎终追远思亲人。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前夕,3月28日,一场以 “生命・希望” 为主题的庄重仪式在长沙市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明阳山福寿苑陵园)举行。湖南省红十字会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民政厅共同举办2025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来自全省医疗系统、红十字系统、医学院校的代表,以及捐献者家属、受捐者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一堂,以无声的敬意与温暖的故事,致敬那些用生命传递希望的“生命使者”。

3月28日,一场以 “生命・希望” 为主题的庄重仪式在长沙市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明阳山福寿苑陵园)举行。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杨云龙摄

3月28日,一场以 “生命・希望” 为主题的庄重仪式在长沙市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明阳山福寿苑陵园)举行。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杨云龙摄

  默哀致敬,以爱之名共缅无私壮举

  “18岁女孩突发脑出血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捐献的肝脏和肺脏让两个重病患者重获新生,她以自己的无私大爱替两个家庭守住了这个春天……”活动在一段震撼人心的开场视频中启幕。视频以器官捐献者与受捐者的真实故事为视角,展现了“生命接力”背后的感人瞬间。

  随后,全场肃立默哀,向捐献者致以深切的敬意。湖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邱梦丹表示:“湖南省红十字会将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加大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动员、意愿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人道关怀力度。”湖南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规划财务处处长朱志明发出倡议:“让我们以本次缅怀活动为起点,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构建‘捐献光荣、受捐感恩’的社会生态。”

  湖南是全国首批人体器官捐献试点省份,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易平表示:“全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化与红十字会、民政、教育、宣传等部门协作,加大人体器官捐献科普和宣传力度,严格落实人体器官捐献激励政策,积极营造捐献光荣的社会氛围,共同推进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健康发展。”

200余人齐聚一堂,以无声的敬意与温暖的故事,致敬那些用生命传递希望的“生命使者”。

200余人齐聚一堂,以无声的敬意与温暖的故事,致敬那些用生命传递希望的“生命使者”。

  生命传承,见证大爱无疆的力量

  角膜遗体器官捐献,是一个爱的选择。当生命逝去,已经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他们却通过满怀大爱的方式捐献角膜遗体器官,为他人带来光明与新生,增加生命的厚度、宽度和温度。他们,就是角膜遗体器官捐献者。

  活动开场视频中提到的捐献者就是18岁女孩李延爱(化名)。几年前,李延爱不幸患上尿毒症,让这个普通的家庭陷入了绝望,肾移植手术成为挽救她生命的唯一途径。幸运的是,李延爱获得了陌生人捐献的肾脏,并顺利完成手术,生命得以延续。家人在孩子重获新生的喜悦中,也深深埋下了感恩与回报的种子。2月12日,李延爱突发脑出血离开了人世,她的家人毅然作出了捐献孩子器官的决定。李延爱捐献的肝脏和肺脏,以炽热的方式跨越数百公里,完成两次生命接力,帮助两名患者重获新生。不幸染上间质性肺炎的患者王先生就是其中一名受捐者,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王先生顺利进行了肺移植手术。在感谢信中,他深情地写道:“这双新的肺,对我是如此的珍贵,也教会了我更深层次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感恩。我也希望用我毕生所学,带着您一起读更多的书、帮更多的人,让这份无私的爱传递下去!”李延爱的妈妈说:“希望女儿一路好走,祝愿她留下的‘生命礼物’能够平安健康地延续下去。”

  “捐献器官,为更多的人带去生的希望,是对生命的尊重。”捐献者游湘萍的丈夫符先生也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赶到长沙,参加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游湘萍是龙山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工作近30年的她始终如一地奉献着自己——无数次熬夜加班,与医生一起从死神手中夺回垂危的生命;更多时候就是默默坚守在岗位,带领同事为患者的健康拼尽全力。大方开朗、热心助人,同事眼中的游湘萍,性格如此;对待生活,乐观向上,她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去年10月8日晚,游湘萍因骑车摔倒,造成严重的颅脑外伤,被宣告脑死亡。当时,游湘萍的家属作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决定——捐献器官,让她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完成人生中“最后一次救死扶伤”的游湘萍,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9岁。她捐献的两个肾脏和1个肝脏,让3名素昧平生的患者延续了生的希望。

  一位捐献者家属含泪表示:“亲人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这是我们最大的慰藉。”一位受捐者分享了自己获得新生的经历:“我们的幸运,源自无数匿名捐献者的大爱。他们用生命最后的火光,点亮了重病患者的天空。”

纪念碑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死亡和重生的相逢。

纪念碑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死亡和重生的相逢。

  大爱永续,志愿捐献登记人数突破26.7万

  活动现场,红十字志愿者代表朗读了《致无私的器官捐献者及家属的一封信》,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捐献者的感恩。器官捐献志愿报名登记者代表——三届残奥会男子气手枪冠军杨超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代表现场宣读倡议书,“生命接力,大爱传递!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传递城市文明,共同守护生命健康与希望!” 杨超澎湃的话语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湖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邱梦丹介绍,截至目前,湖南省人体器官志愿捐献登记人数已突破26.7万,累计实现器官捐献4100余例,成功挽救万余名终末期患者的生命。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实施以来,通过优化捐献流程、强化权益保障等举措,为事业发展注入法治动力。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缅怀纪念设施建设,让捐献者的精神永续传承。

  位于明阳山福寿苑陵园的长沙市红十字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上竖立着十余座纪念碑,每一座纪念碑都被名字填得满满当当,这都是1999年至今的捐献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死亡和重生的相逢。他们是普通人,也是平凡中的英雄。每一位捐献者都证明着死亡只是生命的结束,生命会消失,但爱不会停止。

  仪式结束后,大家怀揣虔诚之心,向镌刻在纪念碑上的一个个捐献者名字默默致敬,并将寄言书写在风铃上。诵读祭文、献花、系风铃,清理纪念碑,缅怀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捐献者们,表达对捐献者及其家属善行义举的崇高敬意,感恩生命中最美好的遇见。

大家怀揣虔诚之心,向捐献者献花。

大家怀揣虔诚之心,向捐献者献花。

【作者:杨云龙】 【编辑:肖彪】
关键词:器官捐献者 湖南省红十字会 清明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