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倒春寒来袭,健康风险大增,这些方法帮你远离疾病!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王鑫)前两天,长沙气温快速回升,中午最高气温达到34℃,仿佛一下进入初夏。然而,从今天开始,气温呈断崖式下跌,“倒春寒”极端天气接踵而至。骤降的气温暗藏哪些健康风险?中医药又有哪些应对方法?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副主任范建民为大家支招。
“倒春寒”指的是在春季气温回升过程中,冷空气突然来袭,致使气温骤降的天气现象,这类天气通常伴有阴雨或大风。在这种天气影响下,人体健康面临诸多风险。低温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栓形成的概率增大,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在这类天气下更要警惕心梗、脑卒中等急症。
同时,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降低局部免疫力,使病毒、细菌更容易乘虚而入,引发感冒、流感、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儿童、老人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不仅如此,湿冷天气还容易导致关节周围肌肉痉挛,血液循环不畅,炎性物质堆积,从而加重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低温刺激胃肠黏膜容易引发痉挛,加之人们在寒冷天气往往会增加高热量、油腻食物的摄入,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人体频繁适应温差,消耗更多能量,抵抗力下降,过敏性鼻炎、皮肤病、慢性肾炎等疾病也容易复发。
针对“倒春寒”带来的健康隐患,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应对。保暖御寒要遵循“春捂”原则,避免过早减衣,固护阳气,推荐“洋葱式穿衣法”,内层选择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中层注重保暖,最外层做好防水防风,应对多变的天气,尤其要重点保护头颈、腰腹、关节部位。
饮食上,多吃温性食物,如姜、葱、山药、红枣等,坚持少盐少油的饮食原则,避免高盐饮食加重血压负担,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运动方面,选择室内运动,或在午后温暖时段外出活动,如练习瑜伽、打太极拳等,避免大汗淋漓。晨起活动前,先添加衣物,切勿穿着单薄,防止着凉或诱发心血管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务必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做好病情监测,如有需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范建民还介绍了几种简单有效的中医方法,帮助大家驱寒温经,守护健康。准备生姜3片(带皮)、红枣5枚(去核)、红糖10克,煮沸后转小火煎15分钟,晨起饮用姜枣茶,能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艾灸大椎穴10分钟,可振奋阳气,增强抗寒能力;隔姜灸关元穴15分钟,能补益元气,改善虚寒体质,糖尿病患者需慎用直接灸法,可改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泡脚时取生姜30克、桂枝15克、艾叶20克,煮沸后兑入40℃温水,睡前泡脚20分钟,可通过药浴驱寒方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驱散体内寒气。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