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缩短至6个月!湖南进入耐药结核全口服超短程新阶段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何芳)记者从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获悉,随着患者陈明(化名)今日口服下一粒白色药片,该院耐药结核、中医肺病科医护团队完成了新型抗结核药物普托马尼片首剂给药,耐药结核病将原本需要18个月的治疗周期缩短至6个月。此举意味着湖南省进入耐药结核全口服超短程新阶段。

新型抗结核药物普托马尼片首剂给药今日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开启。 通讯员供图

新型抗结核药物普托马尼片首剂给药今日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开启。 通讯员供图

  46岁的陈明,去年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接受长达半年的抗结核治疗后疗效不佳,肺部病灶呈进展性增多。今年3月19日,陈明转诊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耐药结核中医肺病科,被确诊为“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治疗难度显著增加。对此,科室主任、主任医师裴异组织科内讨论,为患者启动BPaLM超短程治疗,成为省内首例接受普托马尼治疗的患者。“全口服超短程治疗,进一步突破了耐药结核治疗瓶颈,随着这一创新治疗方案的逐步推广,将提高湖南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让更多耐药结核病患者受益。”裴异说。

  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含有普托马尼的方案列为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方案,该方案具有短程、强效、安全的显著特点,将大幅度提升耐药结核的治疗成功率,同时,把总治疗时间由18个月缩短至6个月,而且因不良反应停药的比例仅为2.2%,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裴异表示,对于长期受耐药结核病困扰的患者而言,全口服超短程耐药方案的引入带来了三大益处:突破耐药性障碍,将“无药可治“转变为“精准治愈”;缩短疗程、减少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更快回归工作和家庭生活;疗程的缩短直接降低了治疗总费用,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长沙市中心医院是湖南结核病和耐药结核定点医疗机构,有近百年结核诊疗历史,是湖南省结核病诊疗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始终专注于结核病诊疗技术的创新发展。2017年,成为全国第一批近50年第一个结核新药贝达喹啉引入和保护项目的五家单位之一;2020年,成为湖南省率先开展第二个结核新药德拉马尼疗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的单位。在抗结核新药、抗结核新的试验方案研发的道路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耐多药患者能得到更有效治疗,医护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次凭借医疗团队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三甲综合医院综合平台的实力,开展含第三个结核新药普托马尼全口服超短程耐药方案,是湖南省结核病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众多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重拾健康带来希望。

  未来,含普托马尼的BPaL/M方案的推广应用,将为湖南省乃至全国公共卫生部门制定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国家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作者:杨蔚然】 【编辑:肖彪】
关键词:耐药结核 长沙市中心医院
>>我要举报
3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