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鸡骨差点刺穿食管壁,异物卡喉别催吐,这样做反而更危险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王茜萍 实习生 徐亦洋)“每次吃饭都狼吞虎咽,劝了无数回,压根儿不见改。”近日,张先生晚餐时,一根鸡骨不慎卡在了咽喉部位。起初,他没太当回事,只感觉咽喉隐隐作痛,尤其是吞咽食物时,疼痛感愈发强烈。张先生试图通过喝大量水将鸡骨冲下去,但随着时间流逝,咽喉的痛感加剧。他只好在妻子的陪伴下,前往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张先生妻子向医生讲述情况后,副主任医师李伟紧盯着CT影像,眉头紧锁——鸡骨卡在了食管内,必须通过手术取出。

  手术室的无影灯下,李伟团队顺利将鸡骨取出。“这根鸡骨就像颗定时炸弹,由于边缘锋利,已造成局部感染,幸好没有拖延太久,如果刺穿食管壁将不堪设想。”李伟把取出的约2.2厘米长的异物给张先生看后,特意提醒:“食管黏膜修复需要2至4周,这段时间不能吃硬食,以免对脆弱的食管黏膜造成二次损伤。”

  “食管存在三个生理狭窄处,最狭窄的部位直径仅2厘米,高达90%的食管异物,都卡在这些位置。”李伟介绍,鱼刺、鸡骨、坚果核、枣核,甚至硬币、假牙等物品,一旦进入食管,便可能带来严重风险。要是异物刺穿食管壁,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穿孔、纵隔脓肿、大血管出血等。

  面对食管异物,大众普遍存在三大认知误区。不少人习惯吞饭团,试图将异物咽下去,可这样做往往会让尖锐异物更深地刺入组织;还有人寄望喝醋软化异物,然而实验表明,异物至少要在醋中浸泡24小时,才可能出现软化效果;催吐刺激同样不可取,剧烈呕吐不仅难以排出异物,还可能导致食管二次受伤。

  当发生误吞异物的情况,第一时间要停止进食和饮水,任何吞咽动作都可能导致异物移位,加重食管损伤。当事人需保持冷静,尽量减少吞咽次数,切不可反复做“空咽”测试,以免加剧疼痛感与组织损伤,正确做法是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处理。

  要预防异物卡喉需要注意:1.细嚼慢咽: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匆忙吞咽,尤其是进食鱼、鸡骨、鸭骨等食物时;2.注意假牙:老年人的活动假牙要严防脱落,进食前应检查假牙是否松动,睡眠前或全麻前应取下;3.教育儿童:不要将小物件放入口中玩耍,避免在进食时嬉笑或哭闹。

【作者:徐媛】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健康养生
>>我要举报
0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