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西岸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6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周秋燕)11月22日至25日,湖南湘江新区科技金融喜事不断。华曙高科科创版IPO过会,新威凌和赛恩斯先后在北交所、科创版敲钟上市,新区上市大军不断扩大。
登陆A股资本市场,成为今年湖南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长沙今年第三家上市公司。
这只是湖南湘江新区企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彰显了湘江西岸澎湃的生长力量。作为中部地区的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承载着“三区一高地”建设的国家使命,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涌现了全球第一台碳纤维臂架泵车、输送高度最高的混凝土泵车等科技创新成果,培育了中联重科、威胜集团等40家上市企业,成立七年来,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从1602.53亿元增加至3674.21亿元,年均增长9.4%。2022年,新区前三季度全域GDP增长5.2%,总量稳居国家级新区第6位,这个授牌成立7年多的国家级新区,在湘江西岸,树立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大格局、更强担当、更高目标,紧紧围绕‘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当好‘强省会’战略主力、当好全省发展龙头、当好高质量发展示范,力争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成为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支点。”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的话语铿锵有力。
壮大产业“新集群”,夯实发展“主根基”
8月31日至9月1日,2022互联网岳麓峰会举行,湖南湘江新区再次被世界瞩目。一年一度的盛会,成为促进产业发展重要抓手,《移动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柳枝行动等扶持政策与行动相继推出,互联网人才聚集,BAT、CSDN、华为等头部企业抢滩落户,水羊股份、草花互动、兴盛优选等本土企业崭露头角。多措并举下,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抓发展就要抓产业,抓产业就要突出产业集群。今年以来,湖南湘江新区瞄准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15条产业链重点发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链水平,锻造强劲发展引擎。
先进制造业喜结硕果。11月2日,工信部发布《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全国共20个集群成为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令人骄傲的是,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承载区的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成功入选,成为继长沙工程机械集群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该集群入选“国家队”,新区是当之无愧担纲引领区,以中国长城、麒麟信安、景嘉微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围绕产业链精准布局,引进了飞腾、麒麟、湘江鲲鹏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形成了“央企+龙头+中小企业”的梯队布局,本地配套率达90%,形成了“超算引领六机云集,七芯汇聚软硬齐全,特色应用畅销全球”的产业格局,国内4100余家基础软硬件、应用系统企业融入生态发展。
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二期扩建项目在新区成功点火试生产,德赛电芯项目布局20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生产中心正加快建设,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此外,C919机轮刹车系统国内唯一供应商博云新材,他们提供的产品助力国产大飞机C919喜获型号合格证。岱勒新材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一个月能生产出近10亿米的金刚线。数据显示,今年1-9月,新区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5.1%。
生物医药产业捷报频传。圣湘生物先后获得了乙肝、丙肝、艾滋病以及血筛核酸检测4个产品的CEListA认证,成为继罗氏后全球第二家集齐“四证”的企业。今年8月,圣湘生物“一种采用磁珠从样品中提取并纯化核酸的方法”发明专利获2021年度湖南省专利一等奖。今年4月,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中心主导的“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临床研究”项目启动,这是国际首个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肝细胞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整体而言,前三季度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7.1%。
智能网联产业稳健发展。今年,新区提出构建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出台《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提出支持功能型无人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及运营,打造全域开放的功能型无人车应用示范城市。目前,新区范围类的长沙智能网联汽车在开放道路的路测和示范运营领域已实现在全国领跑。7月,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在新区开启示范运营。湖南湘江新区、三一重工、湘江智能公司三方联合打造的5G智慧物流示范项目完成湖南首辆本土新能源自动驾驶物流重卡研发测试,已具备获得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条件。
此外,工程机械、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区重点产业来势良好,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20.8%,研究和试验发展服务业、软件信息业等高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30.2%、10.2%。
产业集群释放出的能量,为经济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今年新区新增A股上市公司2家、过会待发2家,上市公司数量约占全市一半,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1-9月,新区全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2.7%,预计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逾10家。
构建创新“大矩阵”,催生发展“新动能”
前轮着地,后轮悬空,升出铲斗,“翩翩起舞”。在中联智慧产业城,随着音乐声响起,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制造的滑移装载机“跳”起华尔兹,让长沙市民和游客啧啧称奇。更人感叹“不可思议”的是,这里即将实现每18分钟可下线1台起重机。
在湖南湘江新区,这样的“啧啧称奇”“不可思议”数不胜数,背后是科技创新在支撑。作为“强省会”战略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新区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征程中高歌猛进,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政策保障。2021年初,新区发布《关于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若干政策》,在创新基地建设、创新平台建设、重大技术攻关、支持产权服务、科技人才交流五个方面政策支持再“加码”。同时,实施以工程机械领域“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的科技研发“招标揭榜制”,赋能经济跑出“加速度”。仅2021年度,湖南湘江新区科创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共有67个,政策兑现金额达2454.1万元。
平台为基,为创新积蓄能量。作为新区科创活力的主阵地,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持续发力,通过“五个十”项目,围绕基础支撑、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科创服务、创新平台5个类别,提升了大科城科技创新输出能力和承载能级。
一个又一个好平台接踵而至。7月10日,湖南省首个揭牌的省级实验室——湘江实验室在北斗产业园成立,揭牌之时,便已有19个院士专家团队入驻,并建成7个实力雄厚的国家级科研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此同时,由北京大学、长沙市政府和湖南湘江新区共建的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科创平台纷至沓来。华为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腾讯智慧总部、华为研究院、鲲鹏产业基地等新型产业创新载体扎堆落户。这些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与原有的各类创新载体一起,吸引了更多创新资源汇聚,加速了湖南湘江新区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步伐。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近年来,湖南湘江新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行动,大力建设麓谷人才小镇、侨梦苑等人才聚集区,启动了人才公园、人才大厦等项目,让全国英才聚集。今年年初,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创新推出“千博万硕”引才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投入十亿元基金,聚焦高精尖技术,面向海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集聚博士1000名以上、硕士10000名以上,给予最高60万元生活补贴、10万元购房补贴、100万元创业补贴、30万元柔性引进补贴,对于优质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创业扶持资金,诚意满满。该政策实施9个月,新引进硕士2766名,博士252名。
目前,湖南湘江新区已形成集院士工作站、各类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为一体的创新矩阵,集聚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达1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省级创新平台650余个,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69.6件。
仅今年前三季度,新区专利授权量达1.2万件,同比增长17%;直管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6%;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180家,增长36.4%,占全市的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申报978家,全年将突破3000家,接近全市的一半。这些成绩,彰显着新区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让新区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征程上留下醒目注脚。
牵紧项目“牛鼻子”,筑牢发展“强支撑”
“太震撼了,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场景催人奋进。”“没想到这里项目如此之多……”车行至许龙路工业产业走廊,人们总会被眼前的建设场景震撼到。
这里有投资1000亿元的全球最大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建设项目——中联智慧产业城,将建设8个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300余条智能产线,全域覆盖5G、首创行业20条“黑灯产线”。这里有国内首条、全球第三条碳化硅垂直整合产业链,可月产3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的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一期已点亮投产,目前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在这条长10公里的产业带上,已形成了航天环宇片区,三安片区、中联片区“一带三片”共49个项目,总投资近2000亿元,涉及6条产业链。这条凝聚着希望和梦想的新许龙路,仿佛一条玉带,串起新区一条崭新的工业观光走廊。据了解,这里最高峰期,532座塔吊、2558台机械设备高效运转,2.78万名工人同步作业,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建设局面。
而三诺生物青山园区内,也是一派忙碌的施工场景。作为在新区起步、成长起来的全球第五大血糖仪企业,这是三诺生物在长沙第6次购地建设的新项目。目前,一期投建生产厂房、全自动高架仓库和动力中心已经竣工,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超2亿元,二期还在建设中,近期即将启动三期研发中心建设。
距离三诺生物iPOCT产业园项目不远处,世邦通信产业园项目二期日前实现主体封顶,预计2023年上半年竣工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以音频为核心的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总部创新智造基地。此外,长远锂科、航天环宇等项目也在抢抓工期,这些项目正成长为经济快速发展的硬支撑。
项目是园区的灵魂。一路走来,新区持续深耕重大项目,着力提升经济发展后劲。仅“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重大项目344个,总投资3435亿元。其中,投资过千亿元项目1个,投资过百亿元项目2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6个。累计新开工项目172个,新竣工项目121个,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242.7亿元。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仅今年1-9月,新区730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89.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9.9%。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国家超算中心升级等1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0.2%。而签约产业项目120个,合同引资533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三类500强项目8个。
11月2日,总投资 327.07 亿元的4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在融城科技城项目现场举行。其中,开工项目为湘江融城科技城、科技创智园等共20个,总投资 182.63 亿元。吸引人们关注的湘江融城科技城,总投资约 110 亿元,规划定位为湘江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长株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省儿童医院已经签订入驻协议,湖南大学新校区、湖南钢铁集团等也有望落户于此。
打开新区有关发展规划,湘江融城科技小镇作为“前哨战”之一已优先布局,未来将建成长潭科技走廊片区南北联系和产业发展的主廊道支点;暮坪湘江特大桥、潇湘路西线、潭州大道、大王山片区内“六纵六横”织就了一张一体化路网,以城铁、地铁为支撑的公共交通体系加速建设;九华新片区重点沿“两轴两片”(湘江发展轴、长潭发展轴、兴隆湖片、高铁北站片)加快建设,湘阴新片区重点围绕“一园一城一港”(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天鹅山大学科教城、虞公港及港产联动区)布局产业。从梅溪湖到洋湖,从岳麓山到大王山,从滨江到湘阴、九华片区……宏大的战略规划正转化为一个个围绕产业、项目的实干实绩。
优化营商“软环境” 夯实发展“硬实力”
“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哪些支持,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协调解决?”11月1日,新区领导干部纷纷走进企业,深入了解生产订单、要素保障、产能发挥、资金账款、产品库存、市场形势等生产经营状况。当前,新区正按照“龙头企业要稳、专精特新企业要增、中小企业要活、困难企业要纾”的总体思路,面向全区1379家企业开展“领导联点、干部联络”的点对点、面对面式精准帮扶,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问题,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实践证明,营商环境是最好的软实力。如何才能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提升赶超中不落于人后?湖南湘江新区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扶持举措实。作为全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湖南湘江新区牢牢把握经济发展大势,围绕支柱产业,制定并完善专项扶持政策,破解产业发展关键难点问题。“援企稳岗16条”“金融8条”“黄金11条”等系列政策的精准扶持,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布局未来产业集群提供了“营养”。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新区为直管区企业减税降费约72亿元,湖南湘江新区累计兑现各类政策、产业扶持资金共26.2亿元。
审批流程少。行政审批事项从81项优化整合至66项,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63项业务实现“无纸化”审批,无纸化率达91%……湖南湘江新区已先后推行了6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实施“最多跑一次”,紧紧围绕“四个一”(只看一个表、只上一张网、只进一个厅、最多跑一次)精准发力。在全新的湖南湘江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新区47项审批事项、68个子项全部进驻大厅受理,真正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
办事效率高。“掌上办”“零跑腿”已成新区企业、居民办事新常态。“经核验和公示,您公司获批了长沙市企业技术中心,获得管委会奖励资金10万元。”近日,一通来自新区经发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让湖南创星科技副总裁邓文灿惊喜不已,她直言:“以前申报这项扶持政策,需要根据奖补政策主动申请并提供各类佐证材料。没想到,现在这笔奖励基金竟然会主动送上门,直接打到公司账户。”从企业“申报政策”,变为园区直接“拨款到账”,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目前可免申条款9类、26项,累计已兑现“免申即享”政策资金1.46亿元,惠及企业4548家。
“企业百事通”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全区信息与资源,提供多样化企业服务,企业可在该平台实现事项一站式办理。新区也会及时梳理更新政策文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企业百事通”平台等渠道发布。1天企业开办、1天工程规划领证、10天施工许可……这样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场景每天都在新区上演,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
今年3月28日,湖南湘江新区在政务服务中心首次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让办事不顺利的企业和群众有地方找、困难有人帮、事情有人管,侧面提升办事效率和质量。设窗以来,共受理办结企业群众反映的疑难事项23件,按期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同时,还建立落实疑难工单销号制度,定期调度解决热线疑难问题,目前湖南湘江新区(含长沙高新区、岳麓区)新区政务热线共签收工单134431件,办结134346件,回访128124件,满意度98.86%。
一项项改革落地有声,一次次服务深得民心。湖南湘江新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和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努力打造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亲商、安商、稳商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潮起湘江,涌动全国。7年来,湖南湘江新区努力在先行先试上闯出“新路子”,在创新发展上跑出“加速度”,在真抓实干上续写“新奇迹”。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建设湘江新区,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发展,从一开始就承担着服务大局、先行先试、典型示范的重任,未来我们将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动力,以更多的改革创新举措撬动新区发展、实现价值倍增。”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岳麓区区长何朝晖坦言,湖南湘江新区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续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一审:何 希
二审:周秋燕
三审:余 纯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