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图什么?图一份温暖传递

相链区块链

  付臣欢

  点一盏灯,留一张床,下一碗面,这样的场景,会不会让你在异地他乡感受到一分家的温暖?答案是肯定的。在长沙雨花区左家塘街道,就有这么一个24小时免费开放的青年旅社。两年来,这里有2000多个异乡人停泊,它是漂泊者的港湾,是青年人的梦园,是“爱出者爱返”的集散地。

  免费的小屋,对异乡人来说是善意与温暖。对创造者何东来说,平白每月多了一笔开销。图什么呢?何东说:“我图的是你今天在这里得到帮助,明天能把这份温暖传递给别人。”事实证明,何东所图很“成功”——有住客特意飞回长沙,周末在青旅做义工;有歇脚的网约车司机,主动请身无分文的住客吃饭;有离开又回来的年轻人,来此鼓励后来者。善意好似湘江之水,在传递中愈发丰沛。

  这样的“小小桃花源”,在这座城市的各处都有人栽种着;这座城市所图的,也不过是一份温暖的传递与延续。在雨花区雨花亭街道,“网红面馆”老板李红英多年来主动为6岁以下的儿童和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爱心粉面,还经常为环卫工人送上慰问物资;开福区秀峰街道秀峰山社区“520积分超市”,以“服务换积分,积分换需求”的形式,开一家邻里“解忧杂货店”;鼎顶湘滋味老板张尚友,连续13年为本地的环卫工人提供团圆饭、送过年礼包……这些看似零散的公益星火,在市井街巷间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传递着善意与温暖。这些细微处的善意如同毛细血管,将文明养分输送给城市的每个细胞。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言:“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长沙正在用集体善举构建新的城市记忆。

  城市文明的真正高度,恰恰是在于对人性温度的持守。在这里,每一碗热面都是文明的温度计,每一次无偿帮助都是道德的刻度尺,共同丈量着这座城市向着精神高地的攀登。于是,赠人玫瑰的余香,无论寒来暑往,在这座城市处处可闻。

【作者:付臣欢】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公益 爱心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