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提升新消费关键在“新”
沐刃
这段时间,有关长沙新消费“五小虎”的报道在网络刷屏,也引发官方与民间等各方热议。笔者注意到,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近日上京拜访商务部,提出将“持续深挖内需潜力,释放消费增长动能”,究其实质,应是在为新消费振兴找寻新机遇,寻求新支持。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今年1月,《长沙市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方案》发布,都是在为振兴新消费布局、谋势、创新。那么,新消费到底该如何持续发力,继续提升并取得实效?作为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二十多年的市民(自然也是消费者),笔者有一些肤浅的建议,权当抛砖引玉吧——
其一,摸准新需求。
有人说得好,“年轻人的新消费,正在呈现从‘性价比’到‘心价比’的新趋势”。是的,要提升新消费,需要静下心来研究、摸准各年龄群体的新需求。
譬如,年轻人特别是“Z世代”,喜欢二次元、玩盲盒、养宠物,他们更重视情绪消费。而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体,如果条件允许,除了住房、车辆及家电等的升级,还有各种场景与朋友圈的社交需求,更重要的是健康投资与体重管理等需求。至于退休后相对“时间更宽裕、手上有银子”的老年人群体,不少人也爱上了买买买,从基础的健康养生、养老服务,到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再到智能化的生活设备都乐于掏腰包。尤其是,他们中一些人改变了消费观念,从“守紧钱袋子”变为“花钱买舒适”“花钱买称心”。
其二,提供新供给。
很多时候,不是人们不愿意消费,而是可选择的太少。新供给除了体现在内容产品新,譬如餐饮消费、文旅体育消费、购物消费、健康养老及托育消费……处处有空间、卖点与增长点;还体现在消费体验新,如今我们都注重个性化、特色化、智能化的多层次融合消费体验。
在今年3月17日国新办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将重点围绕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消费场景,开展扩消费‘四大工程’”。毋庸置疑,这里面值得琢磨与挖掘的方向就有不少。
比如当下,新供给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演唱会经济”,“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经济不仅体现在门票收入上,还包括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周边消费,往往成为城市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在经济与消费领域,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创造(新)需求。譬如,曾经被挂上热搜的“一米长冰糖葫芦”,由鸣鸣很忙打造的大零食主题店“零食很大”等等,都是挖掘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成功范例。
再者,构造新场景。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购买、体验与即时分享是不少人消费的重要追求,于是,“上了美食,朋友圈先吃”、特种兵式打卡旅游流行……如此种种,大家消费的其实是场景。顾名思义,消费场景指的是消费者消费或需求,在场合与情景上的结合,是业态、产品、服务和环境要素等立体化的集成。
文和友、浏阳(焰火)天空剧院、贵州“村BA”,还有长沙新开通的湘江观光双层巴士等,无不是打造场景,胜在场景。基于此,笔者建议,仅就文旅业来说,不妨如此构造新场景,“涵盖街区、景区、商业中心、园区以及餐饮、文化演艺等物理新空间,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造消费虚拟空间,实现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智能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当然,消费者的胃口与偏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那么,场景自然需要不断升级。
最后,政策再“焕新”。
长沙其实一直在提供新的、有效的振兴新消费政策与刺激。2024年,长沙精心策划“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铺排重点主题促消费活动100场;“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连续举办17届,持续点燃消费热情。
今年1月19日,长沙2025“福满星城·惠满新春”消费季活动启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商务部门联合银行、平台、商家等发放3.09亿元消费券,实实在在地利民惠民。3月21日举行的2025年长沙市商务和开放型经济会议则明确,今年长沙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还将全力推进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扩大住宿餐饮、家政等服务消费,积极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消费增长点。
值得期待的是,2025年,长沙将创新打造“长沙十二时辰”消费IP,策划六大主题场景,办好“央视国潮暨夜经济活力指数发布”“2025福布斯中国新零售产业创新与投融资系列活动”等十大标杆活动。
说一千道一万,振兴新消费还得老百姓口袋里有钱。所以,如何提高百姓收入水平,以及适应经济增长、人口结构的转变等新形势,降低新消费的技术门槛,强化新消费增长动力,都是值得认真研究、考量的重要因素吧。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