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自己系鞋带了!脑内植入起搏器,44岁帕金森患者手不抖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石荣)“手不抖了!我终于能自己系鞋带、扣纽扣了!”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今日,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举办帕金森病友联谊会。刚接受了脑起搏治疗手术的44岁病友严先生,迎来了术后首次“开机”,向来自全国各地近100名帕友分享了自己17年的抗帕经历和现在的愉悦心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很多人以为它是一种老年病。的确,随着年龄增加,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升高,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1.7%。但是,近年来该病的发病正趋向年轻化。临床上,50岁以下的患者日益增多。
早在17年前,严先生发现自己的左腿有点活动不开,走路有些费力,由于症状不重,没有到医院系统检查。不久后,他的右侧肢体也活动迟缓起来,到医院竟然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对于当时年仅27岁的严先生来说,这无疑是沉重打击。
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邹叔骋介绍,目前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它和遗传、环境、衰老等因素有关。帕金森不致命,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让人头疼的是,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存在“蜜月期”,即在发病的3至5年内用较小的剂量或较少种类的药物就能获得明显的疗效。严先生也是如此,“过了那段时期,即使不断调药、加量,症状都没法控制,反而不断加重。”
“药物一旦失效,患者可以考虑脑起搏治疗手术。它是将微电极植入脑内特定神经核团,通过高频电刺激神经核团或神经传导束,调节异常神经环路,从而起到治病的作用。”邹叔骋介绍。
3月15日,严先生在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顺利接受了手术。今天的活动现场,他迎来了术后首次“开机”。当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启动脑深部电刺激,适当调整部分参数,严先生僵直、动作迟缓等问题即刻得到了明显改善。
邹叔骋提醒,对于帕金森患者,一定要加强全面全程管理,根据疾病的进程、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合适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发现有帕金森病的前驱症状,如嗅觉减退,或早期典型症状,如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避免贻误病情。确诊之后,要坚持遵医嘱服药,坚持康复锻炼;手术治疗的患者,要重视定期复诊。此外,帕金森患者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问题,家庭的支持干预,非常重要。
湖南省脑科医院院长周绍明介绍,医院率先开设省内首家脑深部电刺激远程调控中心,成立“帕金森全病程诊疗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精神心理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综合性一站式管理服务;同时,成立了湖南省癫痫与帕金森专病联盟,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联盟内帕金森患者获得同质化治疗。
>>我要举报